本课题组依托于厦门大学高场核磁中心,拥有多台国际先进的高场核磁共振谱仪(850兆等),主要开展生物核磁共振在化学和生物学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包括结构生物学研究和代谢组学研究。 近年来,本课题组在国际学术刊物(Nature Chemical Biology, Mol. Cell. Proteomics, FASEB J., Mol. Cancer, J. Med. Chem., Free Radic. Biol. Med., Mol. Microbiol., J. Proteomics Res., J. Biol. Chem.,Oncotarget,等等) 上发表SCI 论文140余篇, 被引用2300多次。我们热诚欢迎国内外研究团队与本课题组开展合作研究,也欢迎努力向上的青年学子报考本课题组研究生,也欢迎志同道合的青年博士来本课题组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利用生物核磁共振技术和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开展结构生物学研究,包括:
(1)测定蛋白质、多肽及其复合物的溶液结构或晶体结构;
(2)研究蛋白质、多肽与配体的相互作用;
(3)测定蛋白质的动力学;
(4)基于结构的药物筛选,等等。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开展代谢组学研究,包括:
(1)阐述重大疾病的代谢特征,发展早期诊断和术后检测方法;
(2)阐述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代谢模式和谢物水平的变化和受扰动的代谢通路,揭示发病的分子机制,寻找逆转病理代谢状态的方法;
(3)评估药物的药效和毒性,阐明所干预的代谢通路和作用机制;
(4)运动人体的代谢特征与运动影响的特征性代谢物和作用的重要代谢通路。
所研究的生物样品:血清、血浆、尿液、唾液等生物体液,组织,细胞,微生物和粪便,等等。
主要研究兴趣:
1. 结核分枝杆菌重要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着重研究反式翻译过程关键蛋白的结构、动力学及其相互作用等,基于靶蛋白的结构设计和筛选先导化合物,克服抗结核病药物的耐药性。
2. 人源朊病毒蛋白及其致病突变体的结构、动力学研究, 着重研究G127V多态性保护作用的结构基础,理解朊病毒蛋白的致病机理,为朊病毒病的防治与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3. 肿瘤的代谢特征、生物标志物、紊乱的代谢通路和发病机制,曾开展过肝癌、大肠癌、肾癌和胶质瘤等代谢组学研究,目前正研究肠癌恶病质、胃癌恶病质、胶质瘤恶病质的代谢模式、特征性代谢物、关键代谢通路等, 尤其感兴趣肿瘤外泌体在肿瘤恶病质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4. 心血管病、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代谢特征、生物标志物、关键代谢通路和发病机制等,尤其感兴趣红细胞在心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等疾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