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7日 祝贺课题组博士研究生周林和张昊然顺利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2021年7月17日下午2:30-4:00,课题组代谢组学博士研究生周林进行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并顺利通过。林东海教授是周林同学的博士生导师,参加了本次答辩,实验室的全体师生也都参加了这次答辩会。出席答辩的专家有:答辩主席林树海教授(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答辩委员有:李勤喜教授(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岩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林尧教授(福建中医药大学)和黄彩华教授(厦门理工学院)。廖新丽老师作为答辩秘书。
2021年7月17日下午4:10-5:30,课题组结构生物学博士研究生张昊然进行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并顺利通过。林东海教授是张昊然同学的博士生导师,参加了本次答辩,实验室的全体师生也都参加了这次答辩会。出席答辩的专家有:答辩主席李岩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答辩委员有:林天伟教授(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林忠辉教授(福州大学)、李金宇教授(福州大学)和林尧教授(福建中医药大学)。廖新丽老师作为答辩秘书。
周林同学在论文答辩过程中,演讲条理清晰,结果充实可靠,数据分析详细,能够准确地回答答辩委员会提出的问题,表明该生逻辑缜密,技术纯熟,具备从事相关科研工作的能力。答辩委员会一致建议通过周林同学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周林同学博士论文:阿米洛利延缓癌症恶病质和牛磺酸缓解顺铂损伤成肌细胞分化能力的机制,初步阐明“旧药”阿米洛利作为潜在的抗恶病质药物的新用途,同时探究了牛磺酸改善肿瘤化疗药相关性骨骼肌萎缩的作用及潜在机制,为临床防治肿瘤恶病质及化疗相关性肌萎缩奠定了科学基础。
张昊然同学在论文答辩过程中,演讲表达清晰且抑扬顿挫,结果逐层递进且充实可靠,数据分析详细,能够准确地回答答辩委员会提出的问题,表明该生逻辑缜密且技术熟练,具备从事相关科研工作的能力。答辩委员会一致建议通过张昊然同学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张昊然同学博士论文:结核分枝杆菌核糖体成熟因子蛋白RimM结合核糖体蛋白S19的结构基础,研究围绕抗结核药靶——结核分枝杆菌核糖体成熟因子蛋白RimM特异性结合核糖体蛋白S19促进核糖体成熟的结构基础展开,研究首先解析了RimM的溶液结构、动力学性质和相互作用模式,最终阐明RimM结合S19的结构基础,为设计靶向结核分枝杆菌核糖体成熟因子蛋白RimM的新型抗结核药提供理论依据。

-------周林同学与林东海教授以及答辩专家合影 -------

-------张昊然同学与林东海教授以及答辩专家合影 -------

-------周林同学、张昊然与林东海教授合影 -------

-------课题组全体同学合影 -------
(刘西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