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组与李勤喜课题组开展合作研究
揭示在能量应激情况下肝脏中乙酸生成的机理及生理意义
近日,本课题组与厦门大李勤喜课题组开展合作研究,在eLife上发表了题为“Hepatic conversion of acetyl-CoA to acetate plays crucial roles in energy stress”的研究。该研究采用850 MHz核磁共振波谱仪(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检测临床糖尿病患者血液样品中的代谢物,发现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乙酸浓度显著高于健康者,进而揭示了乙酸升高的分子机理、生理意义及与血糖升高的关系,发现乙酸是一个新的“酮体”,血液中的乙酸水平可能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指标,不仅能反应脂肪酸β氧化的情况及机体能量代谢模式,而且可能为糖尿病的精准分类提供重要依据。


原文链接:https://elifesciences.org/articles/87419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王锦阳、硕士研究生温雅馨、博士后赵文涛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勤喜教授、江彬副教授、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林东海教授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供 稿:王锦阳
校 审:李勤喜、林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