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开门红!本课题组发表2024年第一篇SCI论文!


本课题组2015级博士生崔鹏飞博士作为一作、本课题组组长林东海教授作为通讯作者的综述性稿件“Metabolomics-driven discovery of therapeutic targets for cancer cachexia”今天被国际著名的恶病质、肌少症和骨骼肌专业顶刊Journal of Cachexia, Sarcopenia and Muscle(JCSM)接受发表。

JCSM是一本医学-老年医学领域的高水平学术期刊,由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出版,为JCR分区Q1、中国科学院JCR1区的刊物,其最新影响因子为8.9(2020年和2021年影响因子分别为12.91, 12.06),在Medicine - Orthopedics and Sports Medicine 的百分位为98% (4/298)! JCSM年发文量248篇 (https://mp.weixin.qq.com/s/bfflde9OgezYeb5SW22fAA, Future Omics, 2023-08-07)。

该稿件经过一轮非常认真和严格的审稿。四位审稿人都相当正面地肯定该稿件的质量和科学意义,并分别给出非常仔细的修改建议。JCSM主编在今天发来的稿件录用通知的邮件里表示 ——“Thank you for submitting your excellent article to JCSM”(中文意思:“感谢你们向JCSM提交了这篇优秀的论文”)。

本课题组自2016年开始开展肿瘤恶病质的代谢组学研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骨骼肌酮体利用障碍在肿瘤恶病质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No. 31971357), 一直梦寐以求能在JCSM发表论文..... 7年后的今天,终于实现这个梦想了!当然,这个稿件顺利被录用只是对我们课题组研究工作的一个鼓励,我们还需要再接再厉,继续不懈努力……

下面是该论文的录用邮件和中文摘要。

该稿件的录用邮件:

该稿件的中文摘要


代谢组学驱动的癌症恶病质治疗靶点的发现

背景: 癌症恶病质(Cancer Cachexia,CC)是一种以骨骼肌萎缩和体重减轻为特征的破坏性代谢综合征,对癌症患者的健康和生存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尽管人们一直在努力,但仍缺乏针对癌症恶病质的有效治疗方法。代谢组学是一种先进的系统生物学方法,可对参与细胞代谢的小分子代谢物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在 CC 研究中,代谢组学方法已成为确定诊断生物标志物、揭示分子机制和发现潜在治疗靶点的重要工具。

方法: 采用综合搜索策略,从主要数据库(包括 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Scopus 和 PubMed)中检索 CC 和代谢组学方面的相关文献。

结果: 代谢组学在发现CC的关键代谢特征和阐明CC潜在的发病机制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加深了我们对 CC 的了解。针对关键代谢途径(包括葡萄糖代谢、氨基酸代谢、脂肪酸代谢、胆汁酸代谢、酮体代谢、类固醇代谢和线粒体能量代谢)的研究表明 —— 恢复机体的代谢平衡以缓解 CC 症状是可能的。

结论: 本综述全面总结了有关 CC 的代谢组学研究,重点是发现潜在的治疗靶点,并评估通过调控特定的代谢途径治疗 CC 的效果。利用由代谢组学研究中获得的理论依据,人们有望研发出治疗CC的新型的干预措施,从而改善CC患者的预后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祝贺崔鹏飞博士,祝贺本课题组!!


撰稿人:林东海教授

编 辑: 刘西博士生



上一条:2024年04月07日 厦门大学菲律宾校友会精英代表团莅临本课题组参访交流 下一条:2023年12月31日 林东海课题组科研工作成果小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