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11月25日-11月27日,林东海教授课题组参加“第四届华南结构生物学论坛”。


         2016年11月25日-11月27日,由林东海教授带队,课题组廖新丽副教授、郭晨云副教授、结构方向的所有研究生,以及厦门大学高场核磁共振中心高级工程师姚宏伟、冯柳宾老师,参加“第四届华南结构生物学论坛暨深圳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蛋白质分会成立大会”。“第四届华南结构生物学论坛”由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深圳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主办,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协办。

         25日晚,大会在南方科技大学校副校长吴传跃教授热情洋溢的致辞中正式开幕,会议由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张宏民副教授主持。 原国家胰岛素计划结构测定小组主要成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原晶体学系主任、原863计划专家、现哈佛大学教授王家槐先生,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主任雷鸣研究员,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刘志杰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周佳海研究员以及北京大学医学部尹长城教授等结构生物学界重要专家做特邀报告。除华南地区外,包括美国、港澳台地区、北京、上海等地在内,共有近四十位教授200余人参与了本次大会。

         与会专家们围绕结构生物学领域前沿热点,特别是通过X射线衍射晶体学、冷冻电镜、核磁共振等结构生物学手段,对生物学领域中神经发育及信号传导、调节,天然产物的酶合成,细胞信号转导,端粒及染色体稳定性,癌症相关分子及靶标,药物研发及耐药性等重要课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哈佛医学院王家槐教授应邀为大会做了 “Structural basis of axon guidance”的主题报告,透过Netrin1与其受体结合的机制,阐述神经元突触定向发育的奥秘。 本次大会成功邀请了领域内有重要影响的专家学者,累计报告26场,海报展示30余组,为华南地区结构生物学界区内联系提供了重要范本,也为活跃在本领域的青年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的学术交流机会。为促进华南地区结构生物学的发展和结构生物学同仁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学术界与产业界之间的学术及技术沟通,提供了重要平台。

         此外,通过学术汇报、墙报展示以及设立优秀汇报奖,优秀墙报奖等奖项鼓励优秀青年科学家的积极参与,为大会成功建立了学术传承的激励机制。 我课题组博士生王辉林做了“pNMRstr: sequence-based assessment of protein suitability for NMR structure determination”的口头报告,并获得优秀报告“二等奖”; 硕士生樊漪的墙报获得优秀墙报“一等奖”,常婷和孙涛(已毕业)的墙报获得优秀墙报“二等奖”。

         大会还商讨成立了华南结构生物学论坛委员会,并确定了下届华南结构生物学论坛的举办地等事宜。林东海教授被选为华南结构生物学论坛厦门联络人,同时当选为“华南结构生物学论坛委员会秘书长”。

         相关新闻友情链接: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新闻

 

------- 论坛与会者合影 -------

              高清照片下载:合影1合影2

 

------- 与会嘉宾合影 -------

 

------- 课题组参会人员在会场合影 -------

         前排分别(左到右):郭晨云副教授、廖新丽副教授、林东海教授、杨娟娟博士、孙丽芳博士、姚宏伟高级工程师、冯柳宾老师。

 

------- 深圳地王大厦夜游 -------

 

上一条:2016年,课题组在抵御2016年第十四号台风“莫兰蒂”工作中表现出色,获得学校表彰,林东海教授被评为先进个人。 下一条:2016-10-26 林东海教授和郭晨云副教授在上海复旦大学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病原体核糖体调节因子的发现、鉴定及调控机制”的项目启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