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课题组在抵御2016年第十四号台风“莫兰蒂”工作中表现出色,获得学校表彰。


         2016年,课题组在抵御2016年第十四号台风“莫兰蒂”工作中表现出色。灾后,学校表彰此次台风优秀工作者,林东海教授被评为先进个人。此外,柳宾老师和研究生易胜辉、石笑贺、邓桦灵等在抗台风中表现出色,获得课题组组内表扬,其他老师和学生也积极参与防台风和抗台风的工作,望再接再厉,共同维护好实验室的科研环境。

         化学化工学院在“党政同心,严防死守,取得抗击台风的胜利”新闻报道如下:"...高场核磁中心实验室也是学院抗洪的一个重要区域,里面存放着价值2000多万的仪器设备。在台风登陆过程中,实验室窗外的水位不断上涨,已经达到了1.2米,地下冒水不断。50多岁的闽江特聘教授林东海老师在抗击2013年抗击台风“西马仑”时,曾留下了“不要命,也要仪器”的壮语豪言。这次,他凭借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沉着应对,顾不上危险,率领学生,亲自上阵扛沙包封堵,保持室内的水位始终在20厘米以内,确保了价值昂贵的核磁谱仪安然度过了险情..."。

         今年第14号台风“莫兰蒂”,9月15日凌晨3时05分在厦门翔安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5级(48米/秒,强台风级),中心气压945百帕。资料显示,“莫兰蒂”是今年以来全球最强台风,也是1949年以来登陆闽南最强台风。台风导致电力设施遭毁灭性重创、大量广告牌掉落,造成全市交通瘫痪;受灾企业566家;房屋倒损17907间,其中有大量工棚倒塌;农作物受灾面积10.5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02亿元;转移了47336人,死亡1人。

         相关新闻友情链接: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新闻

 

------- 荣誉证书 -------

 

上一条:2016-12-31 林东海教授在本周例行组会上做了“生物核磁共振课题组2015-2016年度工作总结报告”,总结课题组一年来的科研成果,包括科研进展、论文发表情况和基金申请情况,并展望课题组未来的研究方向。 下一条:2016年11月25日-11月27日 由林东海教授带队,课题组廖新丽副教授、郭晨云副教授、结构方向的所有研究生,以及厦门大学高场核磁共振中心高级工程师姚宏伟、冯柳宾老师,参加“第四届华南结构生物学论坛暨深圳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蛋白质分会成立大会”。

关闭